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文 段晉哲/圖)10月12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黃河流域九省區網信辦及中國新聞網、河南廣播電視臺大象新聞·映象網承辦的“母親河畔的中國——溯源黃河文脈 講好黃河故事”網絡主題活動將在河南開封正式啟動。

11日晚,采訪團在大梁門附近的古馬道遺址博物館觀看《微夢大梁門》,直觀城摞城遺址全貌。
隨后,采訪團登上開封城墻,漫步在城墻之上,傳統文化展示隨處可見。城墻下,往日凌亂不堪的荒草叢和棚戶區,變成了美麗的公園,保持了歷史風貌的夯土護坡散發出厚重的歷史氣息。
據介紹,開封城墻全長14.4公里,是我國現存的僅次于南京城墻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數圮而復、不絕傳承,見證了開封城市發展的歷程與開封人民不屈不撓的精神,具有極大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十三五”期間,為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開封不僅對城墻進行了大規模的保護和修繕,還引入新的科技成果,激活文化基因,讓歷史遺跡在人們眼前鮮亮地“活”起來。
映象網記者了解到,自城墻貫通工作啟動以來,開封多部門協調聯動形成強大合力,相關區和部門凝心聚力、統籌協調、克難攻堅,沉下去發現問題、靜下心研究政策、出真招破解難題,結合實際分段統籌推進和實施,樹立“一盤棋”思想,在工作力量上擰成一股繩,創新方式方法,采取強有力措施,逐個解決工程推進中的難點和問題,確保按既定“時間表”“路線圖”順利推進城墻貫通工程,早日實現城墻貫通。

截至2020年12月中旬,內順城路大南門—小南門—宋門、曹門—明倫街段等路段主車道已完成,河南大學與鐵塔段隔離水系工程圍堰已施工完畢,鐵塔湖段棧道完成75%的樁基施工。
如今,城墻貫通工程的持續推進,不僅有效改善了城墻周圍的環境質量和生態系統,也使開封城墻保護展示工作成為一項名副其實的文化工程、生態工程、民生工程,而城墻墻體的貫通,也不僅僅是墻體的貫通,更是文化的貫通、民心的貫通。
民生連民心,民心系全局。一座舒心宜居的城市,最重要的底色是民心。高質量建設世界歷史文化名都,需要每一位開封人的拼搏和努力,只有老百姓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才能更熱愛家鄉,為共同建設家鄉出一份力,為加快建設世界歷史文化名都增添新彩、匯聚濃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