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張亞林
“三夏”大忙即將來臨,同盟大地各處麥浪滾滾,呈現出一片豐收在望的喜人景象。然而受疫情影響,今年三夏期間,小麥能否按時顆粒歸倉是百姓眼下最擔憂的事情。為保證三夏生產安全順利進行,獲嘉縣出臺了一系列舉措,緊貼群眾所急所盼,把能力作風建設貫穿到服務三夏各環節,解萬家憂,暖萬家心,保萬家安。

“咱家現在幾口人?幾畝地?麥收有困難沒?”近日,一支支由農機部門和鎮村干部組成的“麥收先鋒隊”活躍在獲嘉縣的村村落落,他們走村入戶,排查壯勞力不能返鄉和無勞力困難家庭,一一登記在冊,明晰底數,制定“一對一”幫扶名單,確保在三夏期間,及時為他們解決小麥收割、運輸、儲存以及夏種、夏管等一系列難題。
徐啟慶是獲嘉縣位莊鄉大位莊村村民,家中有十幾畝地,因為疫情,在外打工的子女不能回家,眼看到了小麥收獲的關鍵時節,能不能按時搶收搶種,成了一家人的憂心事。就在這時,大位莊村“麥收先鋒隊”找上了門。

徐啟慶說:“我家種了十來畝地,小麥已經成熟了,正在搶收、搶種的季節,家里面沒人,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打工,疫情期間不讓回來,大隊讓小片長到家錄取信息,幫助我收割、搶收搶種。”
麥收的事情有了著落,徐啟慶心里踏實了,緊皺的眉頭也舒展了,他說:“非常感謝咱縣政府和村干部,真是老百姓擔憂啥,解決啥,孩子們也能在外安心工作,非常高興。”

為保障三夏搶收搶種安全順利進行,減少外來車輛和人員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獲嘉縣縣農機部門和各鄉鎮提前著手,對全縣農業機械重新進行了摸底調查,匯總“三夏”期間可以參與夏收的小麥聯合收割機689輛、參與夏種的拖拉機1167輛、玉米播種機720臺、大豆播種機238臺、水稻插秧機38輛,制定了全縣機收分布圖、時間表,統籌調配各類農機具,在非極端惡劣天氣情況下,全縣11個鄉鎮基本可以實現自給自足完成“三夏”機收機播工作。
獲嘉縣弘晟農機合作社是位莊鄉石佛村的一家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現有大型收割機27臺,拖拉機38臺,操作人員76名,目前所有機器已經全部檢修到位,人員培訓到位。今年三夏期間,他們將作為位莊鄉機收機播的主力隊伍,全力確保三夏生產順利進行。

大位莊村黨支部書記李水山說:“目前,面臨著夏收、夏種,希望在外務工人員放心,村兩委在鄉政府、黨委的領導下,村里成立了黨員先鋒隊,村里面已與農機合作社充分洽談、商量,把責任田5000多畝地都分成塊,每臺農機負責哪塊地,都安排好了,有咱的先鋒隊、村干部,負責監督,保證在外務工人員的地,麥能收了送到家,秋能種了,玉米能澆上水,也請在外務工人員放心,咱是最低價格,保證農戶的利益。”
為了方便群眾的糧食晾曬、儲存,合作社還租賃了位莊鄉的糧所倉庫,同時,合作社還存儲了充足的種子、化肥,確保每畝田地能及時耕種、施肥。在縣農機中心的統一調配下,三夏期間,位莊鄉52臺收割機還將隨時待命,協助其他鄉鎮完成麥收任務。

合作社負責人韓社年說:“咱合作社根據鄉領導的要求,在三夏期間,全程機械化服務,(全鄉)52臺大型收割機都分配到位,在外務工的老鄉,安心工作好,疫情期間不要來回流動,家里面的地都會按時種、收、澆,服務到位。”
針對極端天氣和疫情防控風險,獲嘉縣還制定了“三夏”應急預案,科學引進外來跨區作業車輛。在高速路口,獲嘉縣縣農機中心設置了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接待站,登記人員行程信息,上報縣疫情防控指揮部,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健康碼、行程碼,采取相應隔離和健康監測等措施,符合作業要求后及時組織開展搶收工作,并要求農機手每天手機報備作業軌跡。

中高風險地區車輛將進行勸返,避免疫情輸入風險。“如遇極端天氣影響搶收,我們將第一時間聯系本縣外出跨區作業人員,引導提前報備返鄉參加搶收,同時通過新鄉市各縣區農機部門,盡量協調鄰縣和本市境內車輛參與我縣搶收工作。”獲嘉縣農機中心辦公室主任陳志銀告訴記者。
目前,獲嘉縣三夏服務各項準備工作已悉數到位,“麥收先鋒隊”和各類農機具整裝待發,全力確保夏糧收獲不漏一戶、不落一畝,顆粒歸倉。
來源:大河報·豫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