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網訊 最近文旅很火,從哈爾濱熱到河南文旅網上出圈,大家對文旅的關注度空前高漲。文旅文創融合是河南十大戰略之一,作為長期從事文旅規劃研究的資深專家,河南文旅如何通過高質量發展接住這“潑天富貴”?1月27日,在河南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委員通道上,委員張祥宇回答了記者提問。
“從事旅游工作20年來,想先跟大家說一個數字:旅游每收入1塊錢,就能帶動相關行業增收4塊錢。所以,用‘潑天富貴’這個詞來形容旅游的帶動效應毫不夸張。在很多網友看來,哈爾濱的‘火’是必然的;我認為,咱們河南的‘火,也不是偶然的’。”張祥宇說。

河南是旅游大省,“老祖宗、老前輩和老天爺”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旅資源,僅4A級以上景區就有200多家。張祥宇認為,接好這“潑天的富貴”我們是有實力的,同時也要解決好三個問題:
首先,要對“有形式、缺內容”的現象,用“文化創意”引領旅游跨界融合,培育好新業態。去年6月省委、省政府召開了文旅發展大會,省政協發揮履職優勢開展了“文旅推介”專題活動,各地文旅一片互卷,紛紛“放大招、曬家底”,“新文旅”的內容不斷出圈、出彩。特別是在發展鄉村旅游方面,張祥宇表示,他作為政協委員,通過到基層調研,到旅游發達地區學習考察。根據我們河南旅游資源情況,因地制宜地參與設計了“鄉村康養旅游示范村”創建標準和輔導,成為全國“鄉村振興”的亮點,像新鄉郭亮村、信陽郝堂村和周口李寨村等,被評為5A級示范村,實現了村民可以在自己家門口開民宿、賣特產的愿望,可謂是幸福滿滿。
其次,對“有流量、缺轉化”的現象,要讓河南的優勢資源活化起來。像洛陽的“漢服秀、劇本殺”、“金甲武士”高鐵“接駕”等等顛覆性的創意頻頻出圈,成了年輕人的“心頭好”,“洛陽經驗”值得安陽、南陽等古都、古城學習借鑒。

最后是對“有名聲、缺支撐”的現象,要梳理出我們河南具有唯一性和差異性的資源,規劃設計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旅品牌。就像《禪宗音樂大典》借助少林功夫的名聲,18年來持久不衰;像清明上河園一樣把一幅《清明上河圖》變成一個5A級景區,還有老君山、云臺山、南太行和寶泉等等成功案例,這些都是擦亮“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旅品牌的立柱型內容。有了這些豐富的業態作支撐,更要做好城市旅游公共設施配套,完善好“吃住行游購娛”服務體系,讓游客玩得開心、玩得舒心、玩得放心。總之,旅游需要“有煙火氣、有人情味”,還要“有說頭,有看頭、有玩頭”。
“如果做好了這些,河南就是一幅現代版的富春山居圖。也借此機會,邀請‘咱們河南人游河南,中國人游河南,世界人游河南’。”張祥宇通過現場媒體向游客發出盛情邀請。(莫韶華/文 魏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