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財立方 記者 王磊彬】 券商合并再迎大動作。
11月19日晚間,中金公司、東興證券、信達證券三家證券公司同時發布公告稱,中金公司擬通過換股方式吸收合并東興證券與信達證券,三家公司已于2025年11月19日簽署《合作協議》,A股股票自2025年11月20日起停牌,預計停牌不超過25個交易日。
三方認為,本次重組旨在整合資源、實現規模經濟與協同效應,助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投資銀行。
萬億級別券商呼之欲出
中金公司吸收合并東興證券與信達證券
11月19日晚,中金公司、東興證券、信達證券發布《關于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停牌公告》,三家公司正在籌劃由中金公司通過向東興證券全體A股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向信達證券全體A股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并東興證券、信達證券。
據了解,中金公司作為吸并方,具備A+H股上市地位,而東興證券與信達證券為純A股上市公司,三家公司實控人均為中央匯金,經營范圍均涵蓋證券經紀、承銷保薦、基金銷售等核心業務,本次重組將實現三家券商的資本與業務整合。
中金公司?作為上市頭部券商,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07.61億元,同比增長54.36%;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65.67億元,同比增長129.75%,業績增長主要由經紀、投資與投行業務共同驅動。
東興證券?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6.10億元,同比增長20.25%;歸母凈利潤15.99億元,同比增長69.56%,盈利增速顯著高于收入增速;而信達證券?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0.19億元,同比增長28.46%;歸母凈利潤13.54億元,同比增長52.89%,盈利質量持續優化。
截至2025年9月末,三家券商相加的總資產合計為10096億元,位列行業第四位,位居中信證券、國泰海通、華泰證券之后。
市值方面,截至11月19日收盤,中金公司A股總市值1684億元,東興證券424億元,信達證券577億元,三家合計市值超2685億元,形成兼具資本實力與市場影響力的行業巨頭。
信達證券表示,本次重組有助于加快建設一流投資銀行,支持金融市場改革與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通過重組各方能力資源的有機結合、優勢互補,力爭在合并后實現規模經濟和協同效應,提高公司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的質效,并提升股東回報水平。
由于本次重組涉及A+ H股兩地上市公司同時吸收合并兩家A股上市公司,涉及事項較多、流程較為復雜,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相關規定,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25個交易日。
盡管三方已經簽訂《合作協議》,但目前僅為意向性文件,正式交易需經三方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并獲得監管機構批準后方可實施,目前尚無具體交易對價或換股比例。
證券行業并購潮起
近兩年發生多起并購事件
記者注意到,2023年以來,中國證券行業進入新一輪整合周期,監管層鼓勵“打造一流投資銀行”,推動頭部機構通過并購提升集中度與協同效應,形成頭部券商做強做大、中小券商特色化發展的格局。
2024年底,浙商證券完成對國都證券的收購。
2025年1月,國聯證券與民生證券合并,證券簡稱變更為“國聯民生”。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0.38億元,同比增長201.17%;實現凈利潤17.63億元,同比增幅達345.30%,業績增幅位居上市券商前列。
2025年2月,西部證券收購國融證券項目收到證監會反饋意見,進入審核關鍵期。
2025年3月,國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證券并更名為國泰海通證券后,業績呈現爆發式增長,2025年前三季度營收458.9億元,歸母凈利潤220.7億元。
通過并購重組行業集中度明顯提升,2025年上半年,上市券商營業收入CR3(前三名占比)、CR5(前五名占比) 已分別達到28%、39%,歸母凈利潤CR3、CR5達33%、48%,行業資源向頭部集中的趨勢愈發明顯。
根據《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財務顧問業務管理辦法》,證監會通過規范財務顧問業務資格、強化執業監管等方式,為券商并購重組營造合規有序的市場環境。
河南大學證券與金融研究所所長郭興方告訴記者,并購重組不僅能推動業績增長,而且可以通過雙方資源整合與能力重構,進而提升券商業務協同能力。比如,國信證券收購萬和證券96.08%股權后,其在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北京、成都等國家重點發展區域的營業網點將大幅增加。中信證券通過整合廣州證券,在廣東省經紀業務市場份額大幅提升。
而國內某頭部券商河南分公司相關負責人此前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表示,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今后幾年證券行業并購重組現象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