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財立方 記者 王宇】 盒馬創始人侯毅的跨界創業項目——寵物零售品牌派特鮮生,距上海首店開業僅9個月,便傳出要陸續閉店的消息。
11月19日,大河財立方記者實地探訪4家上海派特鮮生門店,其位于中山公園龍之夢的門店已經關閉,另外3家仍在正常營業,但店內部分貨架幾乎已經清空,許多商品也在五折出售。

實探多家門店歇業,官方客服回應
大眾點評App顯示,派特鮮生在上海開設的18家門店中,已有7家顯示“暫停營業”或“歇業關閉”,其中有門店開業僅3個多月。
記者在已“歇業關閉”的派特鮮生中山公園龍之夢門店看到,該店大門緊閉,門后也已放上白色圍擋。
而派特鮮生青浦夏都小鎮店、蟠龍天地店、海粟文化廣場店的部分貨架幾乎已經清空,許多商品正在五折出售。店內有幾位顧客正大量購買打折商品,一位顧客已經裝了滿滿一大筐寵物罐頭等產品,還在考慮如何將產品運回家。此外,這些門店的線上渠道也仍在運轉,不時有外賣員前來取貨。

這3家門店的工作人員均向記者表示,他們已了解到派特鮮生閉店的消息,但是目前仍未接到自己所在門店閉店的通知。
同時,派特鮮生客服工作人員向記者確認,派特鮮生確有多家門店關閉,其他門店后續都會關,閉店時間各不相同,線上渠道也將同步關停。對于會員卡退費等后續問題,客服工作人員表示具體可咨詢相應的門店。
對于關閉所有門店一事,侯毅接受行業媒體采訪時稱,“業務調整,很正常”。另有消息人士表示,他將轉型做生鮮主播。
首店開業僅9個月,為何“貓狗麻辣燙”不香了?
派特鮮生并非侯毅離開盒馬鮮生后的第一次創業。2024年3月,侯毅從盒馬退休,在同年8月就開設海鮮燒烤餐館金宵一刻。
值得一提的是,金宵一刻僅開出1家門店,而派特鮮生在開業9個月內已經開出18家門店。并且侯毅曾透露,派特鮮生計劃在2025年開出100家門店,完成上海主要城區的覆蓋。
今年2月22日,派特鮮生位于上海海粟文化廣場的首店開業,面積達200平方米。門店內劃分為寵物用品、鮮食制作、社交互動為主的多個功能區,推出現制現售鮮食、冷藏鮮食等產品。

5月7日,派特鮮生宣布完成2500萬美元天使輪融資,創下近年來寵物行業天使輪融資新高。
派特鮮生主打的招牌是寵物鮮食。記者曾實地走訪多家門店發現,門店的顯眼位置,均設置有現制鮮食區,采用自選模式,包含雞心、豬寶、蝦、牛肺、西蘭花等近20種葷素食材,零售價為24.9元/500克。彼時店員告訴記者,這是網上很火的“貓狗麻辣燙”,是派特鮮生的品牌特色。
然而,曾紅極一時的“貓狗麻辣燙”,如今也無法支撐起這個品牌的持續運營。
有業內人士分析,派特鮮生閉店核心在于其重資產、高成本的商業模式與寵物鮮食市場特性不匹配。商場門店租金高,專業設備投入大,而寵物食品消費頻次低,導致坪效不足。同時,國內暫無寵物鮮食安全國家標準,其鮮食概念缺乏權威法律背書,面臨品控與合規挑戰。
機遇與挑戰并存,寵物食品未來何在?
派特鮮生的退場,是否意味著寵物鮮食賽道本身存在問題?
歐睿國際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寵物鮮糧市場規模將突破45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1.3%,遠超傳統干糧市場5.2%的增速。但相比之下,鮮食喂養在中國市場滲透率不足5%,遠低于美國的36%。
“當前寵物鮮食市場接受度相對較低,消費者仍偏好傳統干糧。”知名戰略定位專家、福建華策品牌定位咨詢創始人詹軍豪在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可能受制于供應鏈成本高昂、消費習慣固化、品控難度大等多種因素影響。
雖然國內寵物鮮食滲透率不足,但寵物行業已進入快速增長期。《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城鎮犬貓消費市場規模突破3000億元,其中寵物食品作為核心品類持續領跑,2025年市場規模預計突破1500億元。艾媒咨詢數據預測,中國寵物經濟產業規模將保持積極增長態勢,預計到2028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15萬億元。
在情感陪伴需求與消費升級的雙重驅動下,中國寵物行業正經歷一場從量變到質變的深刻轉型。
詹軍豪認為,未來國產寵物食品的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在于線上渠道井噴式高速發展,直播帶貨等新業態為品牌提供增長空間,消費者對性價比、本土化需求提升,國產品牌可通過供應鏈優化降低成本。挑戰在于價格戰壓縮利潤空間,產品同質化嚴重,線下渠道運營能力不足,難以復制國際品牌的品牌溢價。
“寵物食品行業的線上線下融合是趨勢。線下門店需從貨架轉向體驗空間,通過專業服務、社群運營增強黏性。未來線下零售可能呈現小而美的社區店形態,聚焦高凈值用戶,結合即時零售滿足便利性需求。”詹軍豪補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