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凌晨,鄭州航空口岸國際貨運區燈火通明。2時14分,滿載馬來西亞榴蓮、椰青的TH861次貨運航班剛落地,鄭州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民警王雪偉和同事就迎了上去。“生鮮產品關鍵是保鮮,我們得搶時間盡快查驗,保障貨物盡快通關。”凜冽寒風中,他們迅速完成飛機和機組人員入境手續辦理。
“國際貨運中,我們主要負責對出入境貨機和機組人員實施邊防檢查,既要防范查處非法出入境活動,又要優化流程、創新服務,保障貨物高效通關。”鄭州邊檢站站長張怡說。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鄭州邊檢站立足鄭州航空口岸“空中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定位,通過一系列舉措,助力鄭州航空口岸國際貨運量連創佳績。
“以前航班到達時間一旦發生變動,就擔心沒法及時通知邊檢民警辦理出入境手續。現在他們主動對接,有指定民警隨時聯系我們,到港貨物幾乎實現了隨到隨檢。”盧森堡國際貨運航空公司鄭州站負責人馮濤道出了眾多航司的心聲。
鄭州邊檢站聚焦企業急難愁盼,建立并完善了警企“點對點”聯絡機制,安排民警及時關注企業出入境通關需求、貨運航班起降動態,實時答疑解惑;堅持“一航線一策”“一航班一策”,針對電子產品、生鮮物品、戰略物資等,建立報備預檢、即時響應機制,根據企業需求開啟“綠色通道”,促進人員、貨物等要素高效流動。
今年7月9日,一架搭載俄羅斯特列季亞科夫畫廊珍貴藏品的VI215次貨機平穩降落在鄭州新鄭國際機場。“文物展品對溫濕度控制、防震安保等條件要求嚴苛,我們與承辦單位、運輸機構等各方緊密對接,為該航班量身定制了一套涵蓋通關查驗、應急處置等環節的精細化保障方案。”鄭州邊檢站執勤六隊副隊長吳猛介紹,從藏品清單與實物的逐項比對到包裝完整性的細致檢查,整個出入境查驗流程銜接緊密、高效有序。
為確保貨物高效通關,鄭州邊檢站還把固定查驗臺搬到貨機旁,邊檢民警直接上機核對機組人員證件信息,省去了機組坐擺渡車去查驗大廳的時間;把政策解讀會開進場站里,現場解答機組信息申報、特殊貨物查驗等方面的問題。
面對口岸“大進大出”的實際與“快進快出”的需求,鄭州邊檢站試行北貨站、西貨站兩貨站同時登機清艙工作機制,在確保國門安全穩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減少航班等待時間,提升貨物通關效率,實現了安全與便捷的“雙提升”。
如今,鄭州航空口岸已開通國際地區貨運航線49條,通航國家32個,其中共建“一帶一路”國家19個,國際地區貨運量連續8年穩居中部第一。亮眼數據背后,是邊檢民警7×24小時的堅守,他們用專業與擔當護航“空中絲路”越飛越廣。(河南日報記者 王斌 河南日報通訊員 郎玲 袁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