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財立方 記者 王磊彬】智能傳感器作為人工智能、物聯網、5G等新興技術的“感知神經”,是現代產業體系的基石性環節。
11月20日,在2025傳感器大會即將召開之際,一支由40余名中央、省、市主流媒體記者及知名網絡大V組成的媒體探訪團,走進鄭州高新區傳感器企業,深入研發中心與生產一線,近距離感受傳感器“感知萬物”的科技魅力。

走進傳感器龍頭企業
解鎖“感知萬物”新能力
探訪團首先走進A股上市公司漢威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威科技)。
作為國內知名的傳感器企業和領先的智能儀器儀表、智慧化解決方案提供商,漢威科技的展廳內,從指甲蓋大小的傳感器,到整機裝備,再到智慧城市系統平臺,一條完整的傳感器產業鏈呈現在眼前。
“氣體傳感器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70%,居國內第一,產銷量位列全球第二,穩居氣體傳感器龍頭地位。”漢威科技集團高級副總裁、漢威研究院院長楊承霖介紹,漢威科技現已掌握半導體、催化燃燒、電化學、紅外、PID、激光、熱電、光電、火焰、MEMS、柔彈性、超聲波等17個系列300多種傳感器產品。其中,多項產品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

隨著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漢威科技也在不斷拓展新的應用場景。在公司展廳,一款“電子鼻嗅覺傳感器”吸引了記者的注意。
“這款產品被譽為‘嗅探大師’,能幫助具身智能機器人快速識別出多種氣體,可用于家庭服務機器人、工業巡檢機器人、環境監測機器人的可燃/有害氣體檢測、疾病識別、食品質檢等領域。”工作人員介紹道。
據介紹,漢威科技基于傳感技術的積淀,打造了“嗅覺-觸覺-平衡-力控-視覺”五大具身智能傳感器系列產品,可應用于具身智能領域的人形機器人環境氣體檢測、電子皮膚、姿態檢測、力矩精準測量等場景,為機器人實現精細、復雜動作、保持身體平衡等提供感知基礎,還可應用于水下機器人、無人車、無人機等諸多前沿領域。
此外,漢威科技還垂直整合光電傳感產業鏈,并形成了涵蓋晶圓、芯片、激光器、傳感器、智能儀器儀表、解決方案的完整產品生態。
需求牽引擴容增長
應用場景拓寬打開增量空間
生活中,高壓與特高壓電力傳輸隨處可見,沿途每隔一段距離便設有變電站。在電力傳輸及設備運行過程中,六氟化硫(SF6)是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既能作為保護氣體避免金屬被空氣氧化,更憑借優異性能成為核心介質。
位于鄭州高新區的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日立信),是一家從事特種氣體監測與管控領域的“隱形冠軍”。目前,該公司產品已經廣泛覆蓋全國3000余家電廠和上萬個輸配電工程,并在“華龍一號”“玲瓏一號”等國家重大核電工程中成功落地應用。

日立信總經理李博告訴記者,輸配電中設備的運行環境復雜,SF6氣體檢測容易受到復雜背景氣干擾,傳感器長期依賴進口。公司先后參與了國家863計劃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攻克了激光原理傳感技術和MEMS氣體傳感器的封裝制造難題,研制出具有高選擇性,高靈敏度的智能傳感器,實現了高端傳感器的國產替代。
而在河南省國家大學科技園西區,記者先后來到鄭州安然測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然測控)、河南馳誠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馳誠電氣)。
安然測控專注于燃氣流量計量與監控技術,是國內無線抄表系統的先行者。在無線抄表系統、超聲波流量技術、燃氣安全應用技術方面有深厚的積淀。而馳誠電氣從家用安防到智慧管廊,從工業運維到城市燃氣監測,針對不同應用場景,開發了系列化、定制化的檢測方案,從家庭廚房的燃氣安全到石油化工企業的區域安全監控,都能見到其產品的身影。

馳誠電氣董事長徐衛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傳感器是萬物互聯的基礎,只有把前端的數據做準確、扎實,后期的大數據才能發揮價值。“公司將持續深耕傳感器行業,緊跟市場發展趨勢和國家戰略,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持續拓展應用場景,以更優的產品助力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
記者了解到,為推動傳感器產業高質量發展,鄭州高新區出臺多項政策措施,并建設智能傳感器線上平臺,滿足傳感器企業在研發合作、人才培養、市場推廣方面的需求,促進技術與產業深度融合。
在一系列強力措施的推動下,傳感器產業已成為鄭州高新區目前的四大優勢主導產業之一。截至目前,全區有傳感器類的上下游及相關企業6000多家,培育出傳感器上市公司11家,高新技術企業78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