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河南省多家醫院的兒科和發熱門診進入“扎堆模式”。這波來勢洶洶的呼吸道疾病高峰,到底何時見頂?該如何科學應對?11月19日,記者走訪了多家醫院與疾控部門一探究竟。
峰值可能出現在12月底
“監測顯示,目前河南的流感活動仍處于上升階段。”省疾控中心免疫規劃所醫師王笑陽介紹,北方省份的流感流行季一般從每年10月持續到次年3月。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傳播速度快、易發生變異,每年都會引發季節性流行,容易在學校、托幼機構等集體單位出現聚集性疫情。
那么,當前“唱主角”的是哪一種流感病毒?
“目前占優勢的是甲型H3N2。”王笑陽說,去年流行季以甲型H1N1為主。
王笑陽解釋,根據病毒核蛋白和基質蛋白,流感病毒可分為A(甲型)、B(乙型)、C(丙型)、D(丁型)四型,常見的引起季節性流感的是甲型中的H3N2和H1N1以及乙型中的Victoria系。不同亞型引起的癥狀大體相似。
今年流感的高峰何時到來?根據既往流感流行規律,流感核酸陽性率峰值一般出現在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上一個流感流行季峰值出現在2025年1月中旬,而今年峰值可能出現在12月底,隨后逐步回落,到明年4月進入非流行季。
科學應對,疫苗仍是“王牌”
面對當前復雜的呼吸道病毒傳播態勢,王笑陽強調,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能有效降低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相對于一般人群,嬰幼兒、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感染流感后發展成重癥病例的風險更高,更需要流感疫苗的保護。
“雖然理想接種時間是在流行季開始前,但即便現在接種,仍能獲得保護。”王笑陽說。
此外,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多通風、在公共場所科學佩戴口罩,增強自身抵抗力,也是阻斷病毒傳播的重要方式。
病癥呈現新特點,高熱不退須送醫
“目前我們正面臨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柯薩奇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三重夾擊’的局面。”鄭州人民醫院鄭東院區兒科副主任李源指出,流感本身并不可怕,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其可能引起的并發癥,如心肌炎、肺炎、腦炎等多臟器損傷。如孩子出現持續高熱不退,退燒效果差,精神萎靡、嗜睡或異常煩躁等情況,應盡快就醫。
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咳嗽、喘息為主要癥狀,對6月齡以下嬰兒(尤其是早產兒)、有先天性心臟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兒童威脅極大,易進展為毛細支氣管炎、肺炎等嚴重下呼吸道感染。
李源提醒,嬰幼兒時期若感染重癥合胞病毒,日后可能出現反復喘息甚至哮喘,影響長期肺功能。如孩子出現高熱超過3天不退、呼吸費力、口唇發紫、拒絕進食、精神極差等表現,必須立即送醫。
手足口病今年也呈現新特點。李源介紹,今年手足口病主要由柯薩奇病毒引起,其皮疹范圍更廣,“不僅出現在手、足、口等典型部位,還會蔓延至手背、足背、小腿、前臂甚至軀干。”
李源提醒家長,一旦孩子出現皮疹,即使部位不典型,也應警惕是否為手足口病,及時就醫明確診斷。(河南日報記者 李曉敏)